二次移植预处理方案的优化


作者:佚名 日期:2024年12月24日 来源:互联网 浏览: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治疗血液系统和免疫系统疾病的一种重要治疗方式。植入失败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一种并发症。目前,二次移植几乎是植入失败患者的唯一挽救性途径[1]。此外,移植后疾病复发,二次移植依然是可选择的治疗方案[2]。二次移植的关键是预处理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预防,多个研究证实了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在二次移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ATG联合富含T细胞的单倍型造血干细胞(TCR-HAPLO-HSCT)治疗移植后复发急性白血病的研究[3]


回顾性研究纳入首次接受allo-HSCT后复发进行二次TCR-HAPLO-HSCT的患者30例(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7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13例)。患者在移植前接受含ATG的方案进行预处理,ATG(ATG 1.25mg/kg/天)于移植前第2天、第1天给予。此外,患者还接受了他克莫司甲氨蝶呤泼尼松龙的治疗。移植后中位时间13天,中性粒细胞植入率(定义为大于0.5×109/L)高达90%;移植后100天非复发死亡率为13.3%;移植后1年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和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累积发生率分别为70.0%、66.7%。移植后中位随访614天,2年无白血病生存率(LFS)为47.9%,2年总生存(OS)率为61.1%(如图1)。研究结果显示,TCR-HAPLO-HSCT联合ATG 2.5mg/kg有望改善allo-HSCT后复发患儿的预后。


1734935109753831.jpeg


图1 2年OS和LFS


rATG联合单倍移植 vs. 脐血移植作为二次移植治疗复发AML的研究[2]


回顾性研究纳入50例复发的AML患者,其中31例患者接受二次单倍体移植(HIT),19例接受二次脐血移植(CBT)。接受HIT的患者采用rATG(1.25mg/kg/d,4天)、氟达拉滨(Flu,30mg/m2/d,5天)、白消安(Bu,3.2mg/kg/d,2天)、全身照射(TBI,4-8 Gy)进行治疗;接受CBT的患者采用Flu(30mg/m2/d,5天)、环磷酰胺(1.5g/m2 x 2/d ,2天)、TBI(12Gy)进行治疗。结果显示,采用rATG预处理的HIT患者相较于CBT患者具有更好的生存结局(2年OS:41% vs. 29%,P= 0.017;2年无病生存率[DFS]:41% vs. 16%,P=0.016;2年无复发死亡率[NRM]:23% vs. 48%,P=0.021)(如表1)。


表1  患者结局  


1734935117991184.jpeg


全淋巴结照射(TNI)联合rATG预处理首次植入失败的成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二次移植的研究[4]


本研究纳入24例接受第二次HLA匹配的同胞供者(MSD)HSCT的首次植入失败的患者。采用TNI-750/ATG方案进行预处理,方案包括单剂量TNI(750 cGy)和rATG(1.25 mg/kg/d,持续3天)。结果显示,除1例患者外,所有患者均成功植入中性粒细胞(中位时间12天)和血小板(中位时间15天)。2例患者第二次植入失败后,采用与第二次移植同样的MSD进行第三次移植,成功植入。中位随访57.4个月后,5年总生存率和无失败生存率分别为95.7%(95%CI:87.7-100%)(如图2)和87.5%(95%CI:75.2-100%)。1例患者发展为Ⅱ级aGVHD,2年cGVHD累积发病率为23.5%(95%CI:8.1-43.5%)。本研究证明,在植入失败后的SAA中进行第二次MSD-HSCT后取得了成功,结果表明TNI-750/ATG预处理在二次移植中是一种可行的选择。未来对更大人群的研究将验证该结果。


1734935124363551.jpeg


图2 植入失败的成年SAA患者第二次MSD-HSCT后的总生存率


基于氟达拉滨预处理首次植入失败患者的二次移植的研究[5]


研究纳入16例年龄在4-59岁首次植入失败的患者,在原发性或继发性植入失败后的中位45天接受第二次移植。二次移植采用的方案包括氟达拉滨(Flu)联合环磷酰胺(CTX)(n=9)或塞替派(n=5)。此外,1例患者单独接受Flu治疗,1例接受塞替派联合CTX治疗。移植前采用ATG(n=11)或阿仑单抗(n=3)预处理预防排斥反应。二次移植的供者包括HLA匹配(n=3)或不匹配(n=8)的相关供者,或匹配(n=2)或不匹配(n=3)的无关供者。有6例患者使用了与首次移植相同的供体。所有患者均在平均12天实现了植入,可评估的患者实现了完全的供体嵌合。中位随访49个月,6例患者存活,其中4例接受Flu/CTX治疗的患者。总之,二次移植时使用基于氟达拉滨和ATG的非清髓方案和大量的CD34+干细胞联合治疗,其毒性可接受,并且在既往移植失败的患者中允许持续的植入和造血重建。


免责声明:该信息仅作医学和科研参考,赛诺菲不建议以任何与您所在国家所批准的处方信息不符的方式使用本产品。本材料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使用。


MAT-CN-2405825/V1.0/MAR.2024


相关阅读

MDS伴口腔感染怎么处理呢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是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血细胞生成有量和质的异常,临床上表现有难治的、程度不等的不同系列或三系血细...

再障患者的几种食疗方案

再生障碍性贫血也是一种危害性比较大的贫血疾病,造血功能低下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症状表现。对于广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来说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