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性血小板功能障碍如何诊断


作者:佚名 日期:2009年06月21日 来源:转载 浏览:

    获得性血小板功能障碍诊断:
  一、出血时间(BT)测定意义 
      出血时间延长见于:
  血管结构或功能异常:如坏血病、毛细血管扩张症、血管性假血友病(von Willebrand病)。
  血小板数量异常:如各种原因所致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增多症。
  血小板功能异常:如血小板病、血小板无力症。
  其他:如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原发性和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等。
  二、阿司匹林耐量试验意义
  本试验是诊断血管性假血友病的重要方法,因该病的轻型患者出血时间可仍正常,但服阿司匹林后出血时间可见延长。
  三、毛细血管脆性试验意义
  新出血点超过10个为阳性,表示毛细血管脆性增加,可见于以下情况:
  毛细血管壁异常:如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过敏性紫癜、坏血病、感染性血管性紫癜。
  血小板数量减少:如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功能缺陷性疾病:如血小板无力症、血小板病、药物和某些疾病引起血小板获得性功能缺陷等。
  四、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测定意义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减低见于:血管性假血友病、血友病携带者。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增高见于:
  ⑴血管内皮损伤,如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周围血管病;
  ⑵高凝状态疾病,如肾病综合征、妊娠高血压、尿毒症等;
  ⑶其他如大手术后、糖尿病、高脂血症、DIC等。
  五、6-酮-前列腺素F1a(PG F1a)测定意义
    
 6-酮-前列腺素减低见于:
  先天性血小板花生四烯酸代谢缺陷性疾病或口服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后;
  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性疾病,如冠心病、脑动脉硬化、脑血栓形成、糖尿病、肾小球病变、外周血管血栓形成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