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白血病的中医药治疗研究


作者:yatao 日期:2010年08月24日 来源:互联网 浏览:
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是一种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异常的白细胞及其幼稚细胞(即白血病细胞)在骨髓或其他造血组织中进行性、失控性的异常增殖,浸润各种组织,使正常血细胞生成减少。临床表现为发热、贫血、肝脾及淋巴结肿大、骨关节疼痛等特征。急性白血病(AL)病程急,未经治疗的急性白血病大多在3个月内死亡。现代医学多采用诱导分化、联合化疗、骨髓移植、免疫抑制、生物反应修饰剂等方面进行治疗。但化疗引起严重的骨髓抑制使很多患者死于并发症,反复化疗多药耐药致使化疗失败。而骨髓移植与生物反应修饰剂虽然为急性白血病提供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但就其费用而言在我国推广,尚有一定的难度,且有效率也限制了使用。
中医并无白血病这个病名,根据症状可以归纳为急劳、虚劳、温病、血症和积聚等范畴。近年来,中医药从多方面研究白血病的治疗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白血病有一定优势。其表现为临床缓解率有明显提高,生存期也明显延长,且毒副作用较小或无毒副作用。下面就近年来中医药对急性白血病的研究简要概述如下。
1、辨证论治联合化疗诱导缓解
以AOAP化疗方案为基础,对27例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分为气血两虚(方用人参、黄芪、当归、丹参、赤芍、川芎、陈皮、生地、生牡蛎、菟丝子、女贞子、阿胶治疗)、阴虚内热(方用黄芪、当归、麦冬、沙参、玄参、石斛、生地、丹皮、花粉治疗)、热毒炽盛(方用黄连、黄柏、生石膏、知母、地骨皮、银花、蒲公英、连翘、大黄治疗)3型辨证治疗。结果完全缓解10例,部分缓解9例,未缓解8例,总缓解率为70.4%。
用中药复方与化疗相结合的方法治疗700余例白血病者,按中医理论将之分为4型:气阴两虚型,用黄芪、当归、党参、白术、茯苓、生地黄、麦冬、小蓟、白花蛇舌草、牡丹皮、砂仁、黄精、甘草治疗;气血双亏型,用黄芪、当归、熟地黄、生地黄、白芍、枸杞子、阿胶、党参、砂仁、白花蛇舌草、小蓟、旱莲草治疗;对热毒炽盛型,用地黄、牡丹皮、石膏、金银花、白茅根、陈皮、甘草治疗;脾肾两虚型,用党参、白术、黄芪、砂仁、菟丝、枸杞子、女贞子治疗。以上各型酌情配服六神丸、犀黄丸、紫金锭、人参健脾丸、六味地黄丸,结果存活5年以上者13例,其中5例存活期在10年以上,1例已健康存活22年。
将白血病59例分为5型:邪毒肝火型,血热妄行型,阴虚火旺型,气阴两虚型,正虚瘀血阻滞型。各型均以清热解毒清骨散进行加减,总有效率为84.6%。
马逢顺等在联合化疗的基础上对15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治疗,痰热瘀毒用龙胆草、柴胡、黑栀子、黄芩、七叶一枝花、玄参、贝母、瓜蒌皮、丹皮、当归、生地黄、茜草、生蒲黄、五灵脂、制马钱子;温热型用犀角、水牛角、丹皮、赤芍、生地黄、黄连、黄芩、生石膏、黑栀子、知母、淡竹叶、玄参、甘草;气血两虚型用党参、白术、黄芪、当归、白芍、远志、酸枣仁、熟地黄、五味子、茯苓、木香、红枣、甘草。结果发现:急非淋组中温热型缓解率最低(36.8%),与其他两个类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急淋组中,温热型缓解率为84.62%,与其他两类型相似(P>0.05)。
2、中医药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的毒副反应
急性白血病化疗过程中出现的毒副作用:如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骨髓抑制致粒细胞缺乏出现多部位的感染等症,采用相应的中药治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为下一次化疗准备了条件,总体上提高了化疗的疗效。
单丽娟认为,在白血病化疗过程中,应用健脾和胃药,可以减轻化疗所致的胃肠道反应,同时亦对造血器官及全身脏器有保护作用,经对所治的35例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观察,无1例出现胃肠毒副反应及骨髓抑制,均顺利完成了化疗的全过程。
多项研究表明,参麦注射液(系红参、麦冬提取物组成的注射液)可减轻AL化疗毒副反应、能减轻白血病蒽环类药物的化疗毒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化疗减毒增效药物。刘建宏等报道,用清热凉血、泻火解毒中药及抗生素治疗白血病化疗期感染患者28例,单用抗生素组14例,中西医结合组14例。结果患者平均最高体温持续时间及平均发热天数中西结合组均明显低于单用西药组(P<0.01),且中药无加重骨髓抑制作用反应,同时亦对造血器官及全身脏器有保护作用。张海莲等用黄连解毒汤合白虎汤为主治疗AL合并霉菌感染21例,结果痊愈20例(95.2%),无效1例(4.8%)。 
3、实验研究
中医药作为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综合措施之一,很多学者也从现代药理方面对此作了相当多的研究,主要从中药诱导细胞凋亡、诱导分化、逆转耐药等方面进行研究。
3.1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分化的研究:近10余年来,中药砷剂在治疗白血病(主要是M3型白血病或APL)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在国内已被广大血液病工作者认可。它不仅缓解率较高,不引起骨髓抑制和不易并发DIC,现经研究初步证实,砷剂具有促进细胞凋亡和诱导分化作用。哈医大一院运用三氧化二砷注射液治疗APL,观察CR病人的血象及骨髓象时,发现77.3%的患者治疗后的白细胞逐渐上升,于7d-20d时达高峰;同时发现分类中早幼粒细胞比例减少,中、晚幼粒细胞比例上升;治疗前外周血中无中、晚幼粒细胞,治疗两周后,中、晚幼粒细胞数可分别达到0.12和0.15。这些变化表明砷剂可诱导早幼粒细胞成熟、分化。
3.2中药治疗研究:多药耐药(muhidrug resisance,MDR)是白血病化疗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现代医学证实钙通道拮抗剂如异博定、心可定各环孢霉素A为有效的耐药逆转剂,但因毒性或价格昂贵而无法得到推广。
汉防己甲素是中药防己块根的一种主要生物碱,夏薇等采用四唑氮蓝(MTT)法检测柔红霉素(DNR)及高三尖杉酯碱(HHT)对白血病细胞的毒性作用。汉防己甲素可明显高于DNR及HHT对耐药细胞(K562/A02;K562/HHT)的毒性作用,IC50值分别下降15.8%及19.1%倍(P<0.05),而对K562/S敏感细胞无明显影响。(P>0.05)。同时作了异博定的对照实验,由此推测汉防已甲素与抑制P-170糖蛋白的作用有关。
研究表明,中药川芎嗪具有钙拮抗作用,李建华等选用异搏定作阳性对照,观察川芎嗪10μg/mL剂量下对多药耐药细胞株K562/ADM多药耐药性的逆转作用。发现川芎嗪在非细胞毒性剂量下能使K562/ADM对阿霉素和长春新碱的IC50降低,使细胞内阿霉素和柔红霉素的浓度升高,但对细胞表面的糖蛋白P-170却没有影响。由此得出结论:川芎嗪具有逆转白血病细胞株K562/ADM多药耐药性的作用。

相关阅读

再生障碍性贫血日常护理需谨慎

再生障碍性贫血日常护理需谨慎-对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大家都不会再陌生,出在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者每年都在增加,再生障碍性贫血给患者...

血小板减少的中医饮食治疗

血小板减少患者在长期用药治疗效果不佳时,在饮食上也得更加注意,多食以活血化瘀﹑补脾滋肾﹑清热的养生食物。...